一般来说,骨性关节炎常发生于45岁以上中年人,多因先天营养差,骨发育不坚强或是遗传禀赋不足而导致。后天多为一生的劳作机械磨损,站立行走活动过多的职业,或是因创伤和骨性关节疾病如类风湿关节炎、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膝关节炎、痛风等而引发。要想更对症、更彻底的治疗骨性关节炎,患者们首先应经过正确的诊断。那么,中医如何诊断骨性关节炎,骨性关节炎中医诊断有哪些要点呢?在这里就给大家解答一下这些疑问。
骨性关节炎中医诊断有哪些要点?
1、肾脾两虚:肾元先天之本不足,或后天补养不尚,加之脾运功能欠佳,可致腰膝酸软无力、麻木疼痛、气血不足、形体消瘦。
2、肝肾不足:“肾主骨、肝主筋”,肾气虚、筋脉骨失养,引起骨质增生、骨赘形成,筋急、挛缩疼痛,关节功能伸屈受限。
骨性关节炎中医诊断有哪些要点
3、风寒阻络:因感受外邪、风寒侵犯,骨、筋、肌、脉损伤,经络运行不畅,引起增生疼痛、肿胀。
4、湿瘀阻络:由于外伤或肥胖体型,致湿瘀流注、脉络瘀阻、关节出现增生、肿胀疼痛。
骨性关节炎中医诊断有哪些要点?通过以上的介绍,希望对患者有所帮助。山西晋康风湿病医院专家介绍说,中医认为“肾主骨、生髓”,关节由骨与骨之间组合而成,而髓又居当中,以供给骨的营养与水份。本病在以肾虚本亏,加之劳作过多、损伤,感受外邪而致病。所以在进行治疗的时候,也会从活血化瘀、除风祛湿等方面着手,让患者更安全放心的康复!如果还有什么疑问,请及时与本院专家咨询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