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关节炎主要表现为受累关节的疼痛、肿胀、晨僵、关节积液及骨性肥大,可伴有活动时的骨擦音、功能障碍或畸形。骨关节炎表现在手部关节就是关节两侧骨性膨大,可伴有结节局部的轻度红肿、疼痛和压痛。表现在脚上,除了出现局部的疼痛、压痛和骨性肥大外,还可以出现拇外翻等畸形。
由于肥胖、膝外伤和半月板切除对膝关节造成的损害在临床上最为常见,主要表现为膝关节疼痛,活动后加重,休息后缓解。
骨性关节炎是50岁以上人群最常见的骨骼肌肉疾病,到了80岁以上患病率高达70%,是导致老年人残疾的第二大原因,仅次于心血管疾病,中国的患者多达1.3亿。
2011年的流行病学调查发现,60岁以上的中国人出现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症状者的比例达到7%(男性)和15%(女性),明显高于欧美白种人。专家介绍骨性关节炎的病因跟肥胖很有关系。研究发现,身体质量指数(BMI,体重公斤数除以身高米数平方得出的数字)超过27的人,BMI每增加1,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风险就增加15%,每减少2,风险则减少50%。肥胖的人首先是身体太重,给骨关节造成很大的机械压力,加快了关节软骨的蜕变和丢失,并刺激骨赘的形成,导致骨性关节炎发生。
另外,肥胖者往往并存有心血管系统、内分泌系统、呼吸系统等方面的疾病,比如高血压、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病等,这些疾病也可能导致糖类和脂类代谢异常,加速骨性关节炎的进展。
中国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特点是拍X光片等影像学检查时,发现病变已经很严重,例如已经出现了骨质增生,就是常说的“长了骨刺”,但患者并没有感到疼痛等症状。流行病学的研究提示,每三个到四个有骨质增生的患者之中,只有一个有症状。没症状的时候,患者不一定要处理。
确诊为骨性关节炎后,患者无需太担心,因为这是良性病,是个体老化的必然结果。如果病人仅有轻度疼痛,活动受限不明显,可以服用非甾体类抗炎止痛药控制症状。但要定期复查血液、肝肾功能以及胃肠功能。
有些人服用促进软骨修复的药物进行治疗,但专家指出:“这些药物只对年轻人的创伤性关节炎有效,对60岁以上的骨性关节炎基本无效。”
当骨性关节炎发展到中晚期,关节间隙出现变化,患者甚至睡觉也会痛醒的时候,就要考虑做手术,包括关节镜手术或人工关节置换。
出运动是个好办法。然而近几年社会上一直流行一种说法,认为运动会加剧关节退化和损伤,因此“一静不如一动”,这也给了很多不爱运动的人懒惰的理由。
因此专家提醒,生命还是在于运动,只是要处理好二者关系,就能既增强体质又不至于造成关节劳损。而以一般人日常的运动量来看,是不必担心会损害关节的。关于骨关节炎的症状表现,与肥胖有什么关系就为您介绍到这里了,如果您还有什么问题,请咨询本院在线专家,祝您早日康复!
转载本文请注明来源于山西晋康风湿病医院骨关节炎(http://www.jkxlfs.com/gxgjy/)
本篇文章:骨关节炎的症状表现,与肥胖有什么关系 (http://www.jkxlfs.com/gxgjyzz/813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