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雷公藤的成分复杂,其药理学作用也相当复杂。中医文献记载,雷公藤味苦、有大毒、能杀虫,有消炎、解毒、祛风湿之功效。近年研究表明,雷公藤具有免疫调节、抗炎、抗肿瘤及抗生育等多种药理学作用。一些患者向本院专家提问,雷公藤在临床治疗强直性脊柱炎中起什么作用?下面就来看看专家的详细介绍吧。
雷公藤在临床治疗强直性脊柱炎中起什么作用?
(一)抗炎作用。
雷公藤“多昔”及水煎剂,能显著抑制大鼠甲醛性足m肿胀、琼脂关节肿、角叉菜关节炎、佐剂性关节炎、实验性棉球肉芽肿以及组织胺、蛋清、二甲苯、醋酸等所致的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雷公藤甲素对小鼠因醋酸或组织胺所致的毛细血管通透性有抑制作用,对巴豆油或二甲苯诱发的耳廓急性炎症有显著抑制作用。雷公藤红素对慢性炎症、肉芽肿形成也有抑制作用。雷公藤对”非细菌性关节炎”的效果较好,对免疫性疾病的抗炎效果可与糖皮质激素相比拟。雷公藤的抗炎作用通过以下环节:
1.对肾上腺皮质功能的影响
雷公藤有增强肾上腺皮质功能的作用,其作用可能是经过兴奋下丘脑,促使肾上腺皮质释放激素分泌增加,间接地作用于肾上腺,使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加,发挥其免疫抑制及抗炎作用。雷公藤本身无糖皮质激素样作用。周广耀等认为,雷公藤增强肾上腺皮质功能的作用需要一个逐步积累的过程。
2.对细胞分泌PGE:的影响
雷公藤红素能抑制A23187诱导的兔滑膜细胞产生PGE2。雷公藤多昔( T2)对RA病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在体外产生PGE:的能力有直接抑制作用,抑制作用随着剂量增大而加强。推测12在体内可抑制单核细胞及其他细胞产生PGE2,从而使血浆及关节滑液中PGE1减少。
3.雷公藤中微A元素锌的作用
山西晋康风湿病医院专家说,研究表明锌元素具有抗炎作用,补充锌能提高局部组织含锌量,抑制炎症,改善病情。雷公藤中锌元素含量较高,锌元素可能在抗炎和缓解症状方面起一定的作用。
(二)免疫调节作用
1.对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影响
雷公藤提取物对C57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呈双向调节作用,即小剂量时吞噬功能明显提高,大剂量时吞噬功能受到显著的抑制。大鼠实验性肺癌的病理切片中可观察到雷公藤提取物治疗组的肿瘤组织周围包裹明显,有大量巨噬细胞。宛蕾等研究发现,ICR小鼠腹腔内每日注射雷公藤红素1- 3mg/kg, 5天后可显著减少脂多糖(LPS)活化的正常腹腔巨噬细胞产生1L-1,且细胞内和外的 IL-1含量均下降。如剂量增大则作用增强。
2.对天然杀伤细胞的影响
骆丹等研究发现,雷公藤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 T4单体对小鼠脾细胞天然杀伤细胞(NK)活性具有一种剂量依赖性的双向调节作用。小剂量可增加NK细胞的杀伤作用,提高溶解单位数(LU)及相对细胞毒活性(RCA),较大剂量抑制NK细胞毒作用,降低LU及RCA值,剂量越大抑制效应越强。大剂量T4单体对NK活性的抑制作用持续时间长,且呈剂量依赖性。
3.对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1)对胸腺的作用:大剂量雷公藤可以使幼龄小鼠胸腺萎缩,且随着给药时间的延长,萎缩加重。胸腺皮质和髓质都萎缩,以髓质为著。停药后胸腺可逐渐恢复正常。雷公藤红素在试管内能降低 LPS诱导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外和内IL-1的活性。雷公藤可降低 IL-1诱导的胸腺细胞增殖反应。
(2)对T细胞的作用:雷公藤多昔以及单体成分雷公藤红素、雷公藤甲素、雷公藤酮都能显著抑制小鼠淋巴细胞对有丝分裂原植物血凝素(PHA)、刀豆球蛋白A(ConA)诱导的细胞增殖反应及混合淋巴细胞反应。T2对PHA诱导的人T淋巴细胞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和剂量呈正相关。
(3)单核巨噬细胞的作用:研究显示,不同剂量的雷公藤对单核巨噬细胞的作用不同,小剂量有增强作用,而大剂量则有明显抑制作用。T4具有抑制肺泡吞噬细胞的作用,使 LPS诱导的肿瘤坏死因子+ (TNF+) , IL-1和IL-6的释放均有明显减少。体内和体外实验均证明,雷公藤对 LPS诱导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分泌NO和iNOS-mRNA以及单核巨噬细胞分泌PGE2均有明显抑制作用。
4.对体液免疫的影响
秦风华等报告 LACA小鼠连续腹腔内注射雷公藤多昔(T2) 7天,较低剂量明显抑制脾细胞中对抗羊红细胞的IgM和溶血空斑形成细胞数。临床上口服多昔片可使一部分自身免疫病患者外周血IgG和IgM水平下降。
雷公藤在临床治疗强直性脊柱炎中起什么作用?通过以上的介绍,大家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强直性脊柱炎的治疗需要一定的时间,患者要选择专业的医院并且积极的配合治疗。如果还有什么疑问,请及时与本院专家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