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常见,而且发病的人群也有许多。大部分患者对于膝关节的结构和特点不了解,很容易导致在进行骨性关节炎的护理和治疗的时候使用方法不当。下面就来给大家介绍一下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胫股及髌股关节力学特点,希望可以对患者们有所帮助。
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胫股及髌股关节力学特点 :
山西晋康风湿病医院专家说,正常胫股关节间力的传递和应力分布与正常的半月板和关节软骨的功能密切相关。与膝关节软骨退变有直接关系的因素有:半月板切除或破损、创伤中关节软骨的损伤、髌下脂肪垫损害、关节内滑膜无菌性炎症刺激等。但正常关节内生物力学因素所致关节软骨的退变在没有关节内滑膜、髌下脂肪垫损害与关节外周软组织损害的无菌性炎症时是不会出现膝关节疼痛症状的。在膝关节的运动和受力相中,由于半月板随着关节活动的相对位移,以及具有粘弹特性的正常半月板和关节软骨组织的应变,使关节间的压强变化趋于缓和。此外,膝关节正常运动中,关节内侧受到的应力比外侧多50%,这一差别是人体在负重行走时,膝关节所产生的内收运动引起的,所以膝关节OA90%病变在内则间室形成膝内翻的“O”型腿,仅有10%左右外侧间室发病。膝关节在水平面的旋转运动是以内侧髁为中心,这种旋转方式使得膝关节内侧间隙易于发生退变,这也是膝关节骨关节炎病变往往以内侧间隙为重,甚至出现典型的内侧单腔室骨关节炎和膝内翻畸形。同时大腿根部内收肌骨骼附着处皆存在着严重的软组织损害或变性挛缩现象。膝关节内侧应力增加,如果加上髌下脂肪垫与滑膜内存在着无菌性炎症的化学性刺激,与人体自身修复的生物学机制失去平衡,则可使关节软骨发生超常退变仍至破坏。
髌股关节是参与膝关节伸屈运动的重要结构,在膝关节活动中有着特殊的意义。髌骨除了传递股四头肌的拉力和承受髌韧带的张力以外,其关节面本身在膝关节屈曲运动时承受的应力和关节面上的应力分布是髌股关节生物力学研究的重点。髌骨的外侧倾斜和外侧移位是髌股对合异常的主要存在形式,其原因可能包括股骨髁的发育异常、髌骨发育异常及高位髌骨、膝外翻和Q角异常增大、内侧支持带松弛、外侧支持带挛缩等多种因素。
髌骨外位实际上是程度不同的髌骨半脱位,在伸直位时,髌骨很容易向外侧推动,在屈膝20°时,可发现髌骨中央嵴与滑车凹的最低点不呈对应关系而向外侧移位,其移位的程度对评价
髌骨半脱位很有意义。因此,在屈膝20°-30°度时对髌股对合关系的评价是关节检查中对髌股异常对合诊断的关键。研究表明,髌股异常对合的直接结果是导致关节面应力或称髌股接触压(patellofemoral contact force,PFCF)的分布异常。一方面,关节面局部的应力集中可致关节软骨的病损,另一方面,关节面的接触压降低和失去接触也会导致软骨的退变。由于软骨面的退变导致的软骨厚度的丧失还可导致正常软骨面的应力重新分布,导致整个软骨病损的扩展。
如果髌下脂肪垫长期存在着无菌性炎症刺使髌周支持带肌力分布不均造成髌骨关节面上的应力分布不均与无菌性炎症的化学性破坏是产生髌股关节面软骨退变的直接原因。在正常的生理情况下,膝关节由伸而屈至90°的运动过程中,髌股接触压逐渐加大,如果髌下脂肪垫存在着无菌性炎症时,则炎性刺激也随着加重;而超过90°后又逐渐减小。由于正常髌股关节的接触面随PFCF的增加而增大,因而,作用于髌股关节面的应力得以分散,其压强的变化不大。
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胫股及髌股关节力学特点。通过以上的介绍,希望对患者有所帮助。膝关节骨关节炎的治疗时间较长,患者们应该对自己的症状有一定的了解,积极的配合治疗,调整心态,做好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