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往往认为,类风湿因子阳性就是得了类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因子阴性就可以排除类风湿性关节炎了。其实不然,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类风湿因子(RF)的阳性率为70%-80%,国际上通常将RF作为诊断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标准之一。事实上,临床上除了类风湿以外,RF还见于正常人尤其是老年人,阳性率可达5%-10%。还有患各种感染性疾病的人,如乙肝、结核病、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和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以及患有结缔组织病,如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皮肌炎、血管炎、硬皮病以及某些恶性疾病的人,其血清中偶尔也会检测到RF。因此,在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上,一般认为类风湿因子只有参考价值而无特异性诊断价值。那么类风湿因子阳性就是类风湿病吗?我们请山西晋康风湿病医院的专家为您详细介绍一下。
类风湿因子(RF)检查是一项比较常做的化验项目,患者往往可以通过该化验项目的名称产生如本段标题所说的疑问。类风湿因子是一种自身抗体,它主要存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血清和关节液中,它是一种抗变性IgG的抗体。
类风湿因子可存在于多种疾病患者的血清中,甚至在一些正常人,尤其是老年人的血清中也有一定含量。在做该项目测定时,正常人多为阴性,如果滴度在 1∶16 为可疑,当滴度升高至 1∶32 时为阳性。除类风湿关节炎外,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都可出现阳性。临床上,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在活动期可出现高滴度阳性,其滴度常在 1∶160以上。
值得注意的是,有的医院采用定性或半定量方法检测类风湿因子,化验结果以“阳性”或“阴性”,“&1:20”或“&30I U /d l”等不同方式表达,不能完全反映血清类风湿因子水平。目前,条件好的医院多采用定量测定方法,它能动态反映血清类风湿因子水平升高和降低的变化。
如果患者仅有类风湿因子阳性,且含量不高,可暂且不管,待过一段时间后再反复检查是否仍然为阳性,或配合检查抗角质蛋白抗体、核周因子,必要时可与风湿科医生讨论。
总之,RF可见于类风湿患者。RF阳性对诊断类风湿有参考价值,高RF水平对诊断类风湿更有支持意义,但阴性也不能排除类风湿。因此,我们不要简单地、不加分析地将类风湿因子阳性等同于类风湿性关节炎。
上述就是山西晋康风湿病医院专家为您介绍的类风湿因子阳性并不等同于类风湿,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如过您还有什么问题,请咨询本院在线专家。
类风湿因子阳性并不等同于类风湿,以上是专家关于类风湿因子阳性并不等同于类风湿的详细介绍,希望能够帮助您,如有更多问题,那么您可以在线咨询山西晋康风湿病医院专家,最后祝您身体健康。
详情可登陆山西晋康风湿病医院类风湿专题:http://www.jkxlfs.com/leifengshi/ 或向专家免费进行咨询,届时专家将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作出详细的回答。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山西晋康风湿病医院:http://www.jkxlfs.com/lfsyz/51430.html